| Eng | 繁体 | 主办:青岛市道教协会 |   |
 
首 页
政策法规
道协动态
玄门论道
仙道贵生
玄门风范
青岛道观
史料艺术
公益慈善
视频音乐
 
 
  • 太清枫叶
  • 崂山云海
  • 海上名山第一
  • 独占鳌头
  • 崂山太清宫仪门
  • 崂山明霞洞
  • 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
 
 
 
 
您的位置:首 页 > 玄门论道 > 道教知识
 
 
道教环境生态学思想研究及体现 ——以崂山太清宫为例

 李宗贤

党的十八大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规划层面,可谓是国家之幸、国民之福。在环境生态建设方面,道教堪为典范,也将大有作为。我认为,道教环境生态观是传承自古代先民长期以来与自然相处的经验与智慧,以老庄道家思想为理论指导,并融入风水学的有益成分,形成独具特色的道教环境生态体系。其生态思想、生态理念,充斥于道教教理教义思想、经典及戒律中,外则表现为道教洞天福地、宫观建设,内则深入到每位修道者的灵魂中。充分挖掘和推广道教环境生态学,对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必有所借鉴和补益。本文将从道教环境生态思想的来源、特点和具体体现等方面略舒管见,以为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家。

一,道教环境生态思想,来自于古代先民与自然共生的经验、教训和智慧,是对古代社会环境生态意识的传承和发展。

首先我们要明白,古代的环境生态意识并非道教(道家)所独创和独有,而是传承有自,是古代社会上至天子下至黎庶的共识。早在诸子百家之前的典籍中,已有生态环境保护的文献记载。如《尚书·虞书·舜典》记载:“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佥曰:‘益哉!’帝曰:‘俞,咨!益,汝作朕虞。’”意思是说,帝舜要大臣们推荐一位能够掌管山泽草木鸟兽的官员,大家一致推荐益,帝舜高兴的说:“好啊,益,你就做我的虞官吧。”虞,是古代掌管山泽的官;衡,是古代掌管山林的官,这是史料中对掌管环境生态的官员的最早记载。虞衡制度的设立,说明起码在尧舜时代,中国官方就十分重视生态与环境的保护与利用。
《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篇》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其文曰:
“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从天堕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非桀其熟为此也?’汤收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祝曰:‘昔蛛蝥作网罟,今之人学纾。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汉南之国闻之曰:‘汤之德及禽兽矣!’四十国归之。”
这就是成语“网开三面”的出处,记载了成汤尚在做诸侯的时候就仁及鸟兽,获得了天下人的拥戴,从而推翻暴桀。这也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古人就懂得,捕猎鸟兽不能采取一网打尽的办法,而要给它们留一条生路。
《国语.鲁语上》记载:“宣公夏滥于泗渊,里革断其罟而弃之,曰:‘古者大寒降,土蛰发,水虞于是乎讲罛罶,取名鱼,登川禽,而尝之寝庙,行诸国,助宣气也。鸟兽孕,水虫成,兽虞于是乎禁罝罗,矠鱼鳖,以为夏槁,助生阜也。鸟兽成,水虫孕,水虞于是乎禁罜,设阱鄂,以实庙庖,畜功用也。且夫山不槎蘖,泽不伐夭,鱼禁鲲鲕,兽长麑麇,鸟翼鷇卵,虫舍蚔蝝,蕃庶物也,古之训也。今鱼方别孕,不教鱼长,又行网罟,贪无艺也。’公闻之,曰:‘吾过而里革匡我,不亦善乎!是良罟也!为我得法。使有司藏之,使吾无忘谂。’”
这是成语“里革断罟”的典故,鲁宣公可能有些类似于今天垂钓之类的癖好,在古时严禁夏天捕鱼的季节,竟然跑到泗水河边张网捕鱼。大夫里革听说后立即赶去,撕破鱼网扔在地上,并向鲁宣公宣讲保护草木鸟兽虫鱼的“古训”,告诫鲁宣公在动植物繁殖生长期谁也不得捕捉、伤害它们,这样才能让万物生息繁衍。指责宣公:“今鱼方别孕,不教鱼长,又行网罟,贪无艺也。”鲁宣公也算是贤君,接受了大夫里革的批评并诚恳的认错。
网开三面、里革断罟,都在说明遥远的古代,就有十分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和意识。而有关生态环保的条文规定,一般集中体现在《月令》中。《月令》是专门记载天时规律、四季物候变化的历书类文献,它对一年四季以至每一个月怎样保护生物资源都提出了非常明确、具体的要求。《礼记.月令》中就记载了先秦时按季节安排生产和保护生态的具体规定,如:
孟春:是月也,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
仲春:是月也,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
季春:是月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命野虞毋伐桑柘。
孟夏:是月也,继长增高,毋有坏堕,毋起土功,毋发大众,毋伐大树。是月也,天子始絺。命野虞出行田原,为天子劳农劝民,毋或失时……是月也,驱兽毋害五谷,毋大田猎。
季夏:是月也,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不可以兴土功,……以妨神农之事也;
季秋:是月也,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蛰虫咸俯在内,皆墐其户;
仲冬:是月也,农有不收藏积聚者、马牛畜兽有放佚者,取之不诘。山林薮泽,有能取蔬食、田猎禽兽者,野虞教道之;
季冬:是月也,命渔师始渔,天子亲往,乃尝鱼,先荐寝庙。
除《礼记》中的记载外,后世的百家文献中都对生态环保有所补充和发展,如春秋时代《管子》、秦代的《吕氏春秋》、西汉《淮南子》等。管仲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他对于生态环保格外重视,甚至认为是人君合格与否及国家贫富的象征。如《管子·轻重甲》:“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环境生态都保护不了,没资格做天下王。《管子·立政》篇说:“山泽救于火,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山泽无火患、草木繁盛,是国家富裕的象征。《管子·八观》进一步指出:“行其山泽,观其桑麻,计其六蓄之产,而贫富之国可知也。……金玉虽多,谓之贫国也。”还指出:“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国虽充盈,金玉虽多,宫室必有度;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罔罟必有正”。
而东汉成书的道教经典《太平经·分别贫富法第四十一》,更是以物种多寡作为天下贫富的标准,认为:“富之为言者,乃毕备足也。天以凡物悉生出为富足。故上皇气出,万二千物具生出,名为富足。中皇物小减,不能备足万二千物,故为小贫。下皇物复少于中皇,为大贫。……是故古者圣王治,能致万二千物,为上富君也;善物不足三分之二,为中富之君也;不足三分之一,为下富之君也;无有珍奇善物,为下贫君也;万物半伤,为衰家也;悉伤,为下贫人。”读之令今人汗颜!以今天世界范围内物种灭绝的程度和速度而言,我们可谓是生逢“大贫”之世矣!
总之,敬天应时、以时系事、以时禁发,是古代生态环保的共识,堪称古代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二,老庄道家的“自然观”与“天人观”,以及阴阳五形学说、风水学说,是道教环境生态学的理论指导。
(图12)
如果说,古人的生态环保意识是基于对自然生态及环境的保护性开发利用的实践的话,那么老庄道家的自然观与天人观,则为之提供了思想指导和理论依据,再以道教教义戒律、修行等形式予以加强,将生态环境学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自然观出自道祖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归根结底是要“人法自然”。所谓自然,就是事物本来的样子。人为什么要法自然呢?因为道最值得我们尊贵的特点就是“自然”。《道德经》第五十一章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的尊贵之处,就在于没有谁让祂生养万物,但祂自然而然的就做了;祂生养了万物,任万物自生自灭,却不去主宰万物、占有万物,所以道的尊贵之处就是“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那么,人法自然要如何去做呢?《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说:“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辅万物之自然”,表达的是人要“参天地之化育”,助天生物、助地养物,而不占有万物、改变万物,尊重万物各自的习性。“不敢为”,表达的是对万物自然本性的敬畏。而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是道教环境生态学的基本态度,并本仅仅是尊重与保护那么简单。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自然思想,提出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天与人一也(《庄子·山木》)”,即“天人一体、天人合一”的著名论断,对汉以后的儒学、中医学、风水建筑学、乃至整个中华哲学都产生巨大的影响。既然天地、万物、人俱为一体,那么该如何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呢?《庄子·大宗师》指出两点,即“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能做到这些的,就是真人的境界,而这恰恰就是老子所倡导的“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庄子还在《大宗师》里强调“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真人与世人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真人将天地、万物与人三者混同一体,认为“天人不相胜”;而世人将三者分开,认为“天人交相胜”。我们今天全球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就是“天人交相胜”、“人定胜天”、“征服自然”所带来的后果吗?
风水学理论是道教生态环境思想的又一来源。风水的实质,其实是来源于远古先民择地建宅的相地之术,又称堪舆术,并不神秘。其道理跟穴居动物选择近水、避风、隐蔽、安全的地方挖掘洞穴并无二致。到战国中后期,齐国方士邹衍创阴阳五行学派,其思想曾风靡当时,古老的相地术与阴阳家理论相结合,并吸收了老庄道家的自然观、天人观思想,大约到魏晋时期才逐渐形成了自己完善的理论体系,风水之学由此诞生。“风水”一词的最早来源,是晋郭璞所撰的《葬书》,并逐渐演化成形势派、理气派,甚至还有所谓的“命理派”之分。但无论是形势派还是理气派,都以天地人合、阴阳平衡、五行生克为三大原则,这就使风水学牢牢打上了道家、阴阳家的烙印。
所谓风水,其要义在于“气”,这个“气”,即老子所言“负阴抱阳,冲气为和”的阴阳均衡之和气。只有这种和气才能生发万物,充满生机,故谓之生气、旺气。所谓的气场好,指的其实就是生机旺盛。如何才能留住“气”呢?《葬书》云:“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得水为上很容易理解,水是生命之源,水能止气,有水的地方才能生机无限,且为万物和人生存提供了便利条件。藏风虽然次之,但同样是至关重要,因为气乘风则散去。什么样的地势可以藏风呢?自然是四面或三面环山,而且是坐北朝南的地方,即所谓“负阴抱阳”。坐北朝南不仅仅是为了采光,主要是为了避开北风的吹袭,因为在风水学看来,南风为阳风,对人无害,而北风为阴风,无论对人还是万物生长都有伤害。《地学指正》就指出:“平阳原不畏风,然有阴阳之别,向东向南所受者温风、暖风,谓之阳风,则无妨。向西向北所受者凉风、寒风,谓之阴风,宜有近案遮拦,否则风吹骨寒。”得水、藏风留住“气”,再加上居住所必需的隐蔽性、安全性、便利性、美观性等诸多因素,风水之道至此足备矣!

三,道教对自然观、天人观、风水学的践行与运用,主要体现在“洞天福地”、宫观选址建设、教义戒规和仙道修炼等诸多方面。
(图13)
如上所述,风水学是以道家、阴阳家思想为指导的相地术,风水便与道教密不可分,历来道教选址建观也必以“风水宝地”为理想的修炼场所,称之为“洞天福地”。如《净明宗教录·卷九·净明法藏图·选址》云“修真之士,卜宅为先。在道院云集之处,号选仙场。尤其最先者也,首选行气,得亥艮为贵;次取朝迎,向巽巳为良。或起或伏,四顾有情,前有朝拜,旁有辅佐,种种形势,或有不全。又当取其有余不足之间,以人事消息之,至于奇行大局,上合天星,非人力选择而得,唯有德者自居之。”进一步指出了风水学上的一个先决条件,“唯有德者自居之”。洞天福地皆为风水宝地,但比一般的风水宝地又多了一个特殊条件,那就是与人世的封闭性、隔绝性,所以道教洞天福地大多处于名山大川、深山老林。因为名山大川里,不乏四面或三面环绕的风水宝地,既提供自给自足的生活供给,又与世隔绝,最适合建庐炼丹。由此,洞天福地便成为道教理想风水的标本。
道教宫观建设,也是对老庄自然观、天人观思想的实践,是道教生态学、环境学体现的最为淋漓尽致的地方,处处都表现出道教敬畏自然、尊重环境、爱物惜命的特色。所以道教对宫观建设非常慎重,如《太平经》所言:“天人一体,可不慎哉!”天人既然一体,孰重孰轻?谁主谁从呢?在道教看来当然是天重人轻、天为主,人为从。如《庄子·知北游》中认为“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子孙非汝有,是天地之委悦也。”既然人的一切均为天地(自然)所赐予,人离不开天地、万物,就应该尊重天地自然万物。在《马蹄》篇中,庄子描绘出“至德之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人们“同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人与万物无高下、贵贱之分”、“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
道教《太平经》堪称是古代生态环境思想的巅峰之作,在老庄思想的基础上有更大的发挥,认为“天者主生,称父;地者主养,称母:人者主治理之,称子。父当主教化以时节,母主随父所为养之,子者生受命于父,见养食于母,为子乃当敬事其父而爱其母(《起土出书诀》)”。以天地为父母,便当敬天而爱地,如果“人甚无状,不用道理,穿凿地,大兴土功,其深者下及黄泉,浅者数丈。独母愁患诸子大不谨孝,常苦忿忿悃悒,而无从得道其言。……故父灾变复起,母复怒,不养万物。父母俱怒,其子安得无灾乎?夫天地至慈,唯不孝大逆,天地不赦,可不骇哉!”而且,“泉者,地之血;石者,地之骨也;良土,地之肉也”,所以“穿地见泉,地之血也;见石,地之骨也;土,地之肉也。取血,破骨,穿肉,复投瓦石坚木于地中,为疮。地者,万物之母也,而患省若此,岂得安乎?”所以,“妄凿其母,母既病愁苦,所以人固多病不寿也。……古者依山谷岩穴,不兴梁柱,所以其人少病也。后世贼土过多,故多病也。”凡此种种,均体现道教对环境的爱护、珍惜和敬畏之心。而道教的宫观建设,就是基于以上思想,使人居与天地、山川、河流等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在建筑布局、规模等方面皆有节制。而且重视爱物惜命,讲究与草木鸟兽和谐共处,不相伤害,再造出一个庄子眼中“至德之世”生机无限、万化雍熙的生态乐园,这就是道教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建筑美学。
在生态保护方面,道教也是大力提倡,众多的道教经典和戒律中,爱护生命、尊重自然的条文比比皆是,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值得一提的是,道教甚至把爱物惜命同得道成仙的终极追求联系在一起,将生态环保意识提高到核心信仰的高度。如老子就说,所谓得道的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抱朴子内篇》则提出“欲求生长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这里面的慈心于物,显然包括所有的动物、植物在内。五代高道谭峭在其《化书·仁化》篇中也说:“夫禽兽之于人也何异?有巢穴之居,有夫妇之配,有父子之性,有死生之情。乌反哺,仁也;隼悯胎,义也;蜂有君,礼也;羊跪乳,智也;雉不再接,信也。……且夫焚其巢穴,非仁也;夺其亲爱,非义也;以斯为享,非礼也;教民残暴,非智也;使万物怀疑,非信也。夫膻臭之欲不止,杀害之机不已。羽毛虽无言,必状我为贪狼之兴封;鳞介虽无知,必名我为长鲸之与巨虺也。胡为自安,焉得不耻?”认为禽兽与人并无二致,对社会上的畋猎之举深以为耻。
道教创作的大量善书中,也把保护动植物列为善行,反之则为恶行,如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巨大的《太上感应篇》中就明确提到“积德累功,慈心于物,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并将“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败人苗稼”,“用药杀树”,“春月燎猎,无故杀龟打蛇”等行为列为恶行。《感应篇图说》指出:“慈者,万善之根本。人欲积德累功,不独爱人,兼当爱物,物虽至微,亦系生命。人能慈心于物命之微,方便救护,则杀机自泯,仁心渐长矣,有不永享福寿者乎!”可见,保护生态与环境,爱物惜命,不但能为我们营造赏心悦目的生存环境,还能增福添寿,带给我们意外的惊喜。

四,以崂山太清宫为例,揭开道教环境生态文化的神秘面纱。

道教洞天福地是一个泛称,其实是有两大系列,即陆上仙山和水(海)上仙山。陆上系列即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庐;水(海)上系列则指十洲三岛、五镇海渎、十八水府等。而崂山古称“神仙之宅、灵异之府”,在洞天福地中却无其名号,究其原因,是因为古代崂山“辟于海曲,举世鲜闻(丘祖语)”,在道教洞天福地说确立之时,世人尚不知何为崂山。直至金元时,丘祖登临崂山,才大为赞叹,写诗曰:“五岳曾经四岳游,群山未必可相俦。只因海角天涯背,不得高名贯九州。”“陕右名高华岳稀,江南尤物九华奇。鳌山下枕东洋海,秀出山东人不知。”颇为崂山沉寂无名感到惋惜。因见崂山“三围大海,背负平川,巨石巍峨,群峰峭拔,真洞天福地,一方胜境也”,乃“易为鳌山,因畅道风云尔”。崂山从此又称鳌山。何为鳌山呢?典出《列子·汤问》篇,说“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而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强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在丘祖眼里,崂山分明就是巨鳌驮起的五神山之一,写诗曰:“牢山本即是鳌山,大海中心不可攀。上帝欲令修道果,故移仙迹近人间”,把崂山归为海山仙山、十洲三岛系列。
崂山太清宫位于崂山最南端,是崂山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中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观。其地理位置衔海环山,负阴抱阳,水源充沛,植物繁茂,气候适宜,兼之空间宽阔,几乎具备风水学的一切要素,堪称是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自西汉张廉夫在此选址建庵以来,太清宫历代祖师都对宫观建设尤为慎重,颇费心思,严格按照道教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规划扩建,丝毫不敢有违环境风水,才给我们留下这处“人间仙境”。崂山太清宫对生态环境的尊重与保护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宫观的建设,两千余年来虽然经过多次重修、扩建,但所有殿院房舍均依山形地势而建,采取砌墙填土,稍加平整而已,绝不会为了建筑群的规整紧凑而大兴土木,深挖穿凿,有伤山体,损坏风水。自然形成的沟壑溪流,也绝不采取堵截改道之举,而是稍加修整,覆以石条以充道路,得两全其美之效。这样一来,太清宫的建筑便显得有些散落,但惟其如此,方显山林气象。也许是建筑比较散落的原因吧,为保持各个殿院的安全性、隐蔽性,各殿院都建有独立的山门和院落,只是打通便门相通,既独立成庙,又相互贯通,这就形成了崂山太清宫的又一大建筑特色,即门户众多,多到让人眼花缭乱,凭空又为太清宫增添了无限的神秘感。
其次是对动植物的尊重和保护。崂山是座物种极其丰富的生态之山,而崂山植物、禽鸟物种最多的地方则为太清宫一带,这恐怕不仅仅是因为风水好的原因吧?当然与道教爱物惜命、保护生态的意识是分不开的。仅太清宫院内,就有古树名木七十余棵,其中500年以上的国家一级古树有24棵,而且树木品种众多,汇集大江南北,为青岛市古树名木荟萃之所,堪称崂山一绝。这些古树名木,频繁出现历代游崂文人墨客和道人的诗歌、游记中,为太清宫增色不少。如丘祖《崂山诗》写道:“溪深石大更松多,郁郁苍苍道气和。不是历年樵采众,浮云蔽日满岩阿。”对山民砍伐树木之举甚为遗憾。民国年间周宗颐道长的《太清宫》诗中也说“名花古木殿门前,院外竹林旁神泉。无边翠盖森森立,到处云峰瀑布悬。”清代山东巡抚惠龄亦写有《太清宫》诗,盛赞其瑶草奇花,诗曰:“霞罩禅宫碧竹深,疑是阆苑落海滨。瑶草奇花晶翠珍,胜似仙岛七宝林。”康有为《太清宫》诗写道:“山下太清宫,万竹夹道分。道人多道气,长须迎缤纷。殿前两白果,老树霄汉干。阶前一耐冬,千年尚郁蟠。蔽山弥万绿,涧流屈潺溪。……”而我们对树木的管理,其实就是除了必要的浇水、避雷、除虫防蛀外,一概不加管理、不予干涉,任其自然生长。比如观内二十余柱古银杏树,每棵树的周围都孳生出一圈的小银杏树,我们一概顺其自然,不予剪除。岁久年深,竟成“一树成林”之奇观,引来游客啧啧称奇。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散落在太清宫院内各处的巨大山石,即便对宫观建设有极大的障碍,却也受到历代祖师的保护而保留至今。康有为在他的《太清宫》诗里面,就专门提到了这些巨石,形容它们是“奇石起攫搏,或作虎豹蹲。老熊当道卧,异柏挂岩丹”。这些巨石,与宫内的殿院廊庑、古树名木、藤萝苔痕、诗文题刻浑然一体,成为崂山太清宫宫观园林美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道教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环境生态美学的完美阐释。

 
 
 
 
 
 
青岛市道教协会 版权所有 Laoshan Taoism 鲁ICP备13020418号-2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鲁(2022)0000029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隐私政策 |